全媒體記者胡海娟 通訊員 閆杏蓮報道 從1月26日隨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團隊奔赴武漢,河大一附院援湖北醫療隊醫生徐娜已經在武漢四院抗疫前線奮戰了30多天了。這些天里,她身處抗疫最前沿,與新冠肺炎患者朝夕相處,每天都在感受著他們的不安和焦慮,分享著他們治愈后的喜悅,也收獲了他們真誠的謝意。近日,記者專程連線徐娜,聽她講述武漢戰“疫”前線的醫患故事。
徐娜告訴記者,在武漢的日子里,河大一附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郭俊華、控感科主任關銳每天都提醒大家做好防護、保證健康。隊員們也相互監督,自我調節多吃飯,保持體力上前線。前些天,河南醫療隊又擴大了病區、增加了病床。盡管任務更重了,但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卻更足了。
故事一:給患病護士吃“安心丸”
在徐娜所在的病區患者中有位女護士,是在外院工作時感染了新冠肺炎。因在臨床上見到了太多的兇險病例,恐懼焦躁情緒更甚。白天,她在病床上幾乎躺不住,坐臥不寧、來回走動。一會兒催問化驗單結果,一會兒要求復查CT。
徐娜深知,對于一些懂醫的人,患病后恐懼感會更強烈,幫其克服恐懼心理很重要。為此,她就耐心地把這位護士從入院到當前的化驗單一張張微信給她看,逐項指標進行分析,告訴她病情在好轉中,給她服下“安心丸”。
這位護士患者了解病情后,焦慮減輕,不再失眠,現在已病愈出院了。
故事二:鬧著轉院的暴躁病人
一天正準備下班,護士長錢深對徐娜說:“徐醫生,18床要鬧著轉院,你晚下班一會兒,做做他的工作吧。”
18床和他哥哥都患病,兄弟倆住在同一間病房。他脾氣暴躁,嫌病好得慢,發脾氣要轉院。聽到他急躁地大聲吼,徐娜也有點膽怯,怕他情緒失控做出出格的事情。但徐娜明白傳染病患者轉院的麻煩,看到護士長很為難,便點頭答應去勸勸。
徐娜先認真查看了18床的病歷,然后懷著忐忑的心情走到他床前說:“聽說你想轉院,我仔細看了你的相關檢查,病情正在減輕,你已經不腹瀉、不嘔吐,體溫也正常了,從CT片子上看肺部情況也正在好轉,你若轉到另外一個醫院,醫護人員對你的病情還要重新了解,不如在本院繼續治療,你還是考慮一下吧。”
18床看一眼哥哥,征詢他的意見。哥哥對徐娜說,他害怕病情加重,就想轉到另外一家醫院去,既然已經好轉了,我再勸勸他就在這里治吧。
從18床的病房出來后,徐娜長長出了一口氣。但自從徐娜為該患者分析病情后,他平和了很多,從此不再要求轉院?,F在這弟兄倆個都已經治愈。
故事三:危重病人好起來了
徐娜說,由她們組負責的病人已先后有9人治愈出院,同時又有新病人入院。病人的治愈給了大家極大地鼓舞和信心。
16床是位老板,出院那天異常激動,興奮地和徐娜等醫療隊員合影,一遍遍地說:“這些天多虧你們河南醫療隊的用心治療,出去后我要給你們送錦旗。我真的很感謝,很感謝你們!”看到他如此的激動,徐娜也感到很欣慰。
6床是位重病人,入院時病情危重,只能躺、不能坐,口唇青紫、面色晦暗,連聲嗆咳。每次下班時徐娜都擔心,不知道這個病人能不能挺到她下一個班再見面。但付出總有回報,經過郭俊華隊長、黃志昂醫師和徐娜等的精心治療,終于把她從死神手里奪了回來,病情逐漸好轉。
2月15日,徐娜看到6床病人發的朋友圈說“看著我一天一天地好轉,在這我要感謝河南的醫務人員,我的管床醫生徐娜團隊的努力讓我重獲新生。感謝我所有親人們的鼓勵”。
這幾個故事只是徐娜在武漢前線和患者之間的幾張“剪影”。徐娜最后告訴記者,她現在最盼望的是這場戰役早點結束,回家后與丈夫、女兒一起,去娘家好好陪伴父母幾天。她的朋友圈屏蔽著所有的娘家人,因為母親心臟不好,她怕母親知道她來疫區后擔心,一直說她這段時間在河大一附院發熱門診值班,不能常和家人聯系。
春天已經來到,疫情終將過去。我們期盼開封赴武漢的白衣戰士們早日凱旋而歸!